7月17日,在角楼图书馆,又是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盛宴,吸引了二十几位各年龄段的“粉丝”远途前来,讲座严格执行疫情管控措施,经过网上报名,听众们带着口罩,间隔地坐着,虽然人少,但气氛热烈。吸引他们的是一位熟人——有名的礼乐文化学者,传统文化演讲人贾福林老师,他的讲座常常新颖、丰富、深刻,内涵和外延都极大,“粉丝们”说听一听就“胜读十年书”。而且贾福林老师和蔼可亲,风趣幽默。一个个知识点,随着一个个故事典故娓娓道来,不仅听着受益,而且是一种精神享受。
古香古色的角楼图书馆
贾福林老师十分谦逊,尽管他学养很深,备课也非常认真,PPT做得出奇的漂亮,每一个题目,每一幅图片,字体的变化和字号的大小,颜色的变化都十分讲究,但是他还是生怕有瑕疵。不仅如此,在学问上,他总是精益求精,生怕有错误而误人子弟。因此他精心地提出了自己的口号:“三人行必有我师,一起学习祖先的智慧”。说大家都是他的老师,口号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十分感动,都说好,报以热烈的掌声并高声朗读,一场轻松快乐的学习就这样开始了。
谦逊而意蕴深长的口号
这堂课介绍的主人公,大家十分陌生,名字甚至也很怪。不是人们熟知的古代大诗人,大画家,他的画儿,与传世名画无缘,而且还关联着一个特现代的词汇——科学文艺。为了便于大家了解,理解,贾福林老师先做了大量的铺垫——多讲时代背景。
丰富的历史画面与生动的演讲
中国古代是农业大国,贫穷落后,农民生活非常艰苦,农民一辈子脸朝大地背朝天,吃不饱穿不暖。但古代成语:“男耕女织”,“晴耕雨读”,还有“耕读传家”,甚至“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看起来自相矛盾。非也!除了战乱旱涝这些天灾人祸凶猛泛滥的时候,农民的力量无法抗争而悲惨痛苦以外,在中国五千年农耕社会,大多数时间,农民辛苦并快乐着。“男耕女织”是一种幸福生活状态。古代农耕社会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为有秩序和谐的文化,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耕织科技非常发达,远远领先世界。在九百多年前的南宋,有一个画家兼诗人,画了一大长串画,不仅得到当朝皇帝的大力推崇,而且皇后还给题词。后来元、明、清三代的皇帝也都十分重视,许多大画家都临摹过,甚至漂洋过海,传遍世界,影响世界,他的作品被外国人称为世界最早的科普巨作——他就是楼璹。
讲座PPT特征鲜明的封面
金色的陶牛,黄色的金蚕,强烈的耕织文化符号在一张黑白风景照片上显得格外醒目,同时透射出浑厚的历史感。大家被深深的吸引,跟随贾老师追寻着中华历史的辉煌与沧桑。
《耕织图》超越了传世名画,当朝皇帝宋高宗力推,吴皇后题字。元、明、清三代颇受朝廷青睐,众多名家大腕,如赵孟頫、仇英、焦秉贞、冷枚等,都模仿过他的《耕织图》。
为什么?因为“民以食为天”“大德曰生”。吃饱穿暖是基本的生存需求,而保证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就是朝廷和各级官府首要的职责。重农的结果是粮食丰收,有大量的库存,米价十分便宜,例如唐代天宝年间13文开元通宝铜钱就能买一斗米(折合现代6.25公斤)。宋代的粮食产量比唐代有大幅提高,在著名的皇家粮仓含嘉仓,储存着580万石粮食,千年不腐,种子还能发芽。粮食的产量和贮存都是中国古代发达的农业科技成果。
说到科技,这出现了一个词:科学文艺。联想到一个人,贾福林老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建议。
郑公盾先生
《中国科学文艺史话》
郑公盾科学文艺纪念会(左一为贾福林)
2019年10月22日中国科协召开了一个科学文艺的纪念会,纪念一位中国科学文艺的重要开创者——郑公盾先生。郑公盾先生的儿子郑季功先生今天来到讲座现场,贾福林老师邀请他对郑公盾的科学文艺贡献做了介绍,他展示了郑公盾先生的遗作《中国科学文艺史话》,这是一部凝结着郑公盾先生全部心血的著作,由其长女郑维整理出版。此书荣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图书类银奖”,《郑公盾文集》荣获了“第三届世界华人科普图书银奖”。2019年有幸出席纪念会的贾福林老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更加需要科学文艺的繁荣,吸引青少年热爱科技,立志当科学家,而不是当所谓‘明星’,在当前特别是要让孩子们远离毒教材,把我们的少年儿童培养成国家的栋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复兴”。
贾福林老师的观点振聋发聩,他希望媒体及有关部门,提请国家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科学文艺的事业。
就这样,一部900多年前的科普画册,引发了一个有关中华文化复兴的大课题。在大家都被感动并陷入凝思的片刻,贾福林老师列出了楼璹《耕织图》的三条评价:
一是劝农教化诗画融合艺术天下初祖,
二是独辟蹊径农业科技诗画艺术经典,
三是时空跨越联姻传播科学文艺首创。
这是贾福林老师讲课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把结论先告诉大家,便于大家在后面的听课中理解。接着,一幅明代景泰皇帝朱瞻基的《嘉禾图》把大家又拉回了古代,具有艺术天分的景泰皇帝,把禾穗画在了青铜的花瓶中,这是何意?正好梅花院士陈俊愉的儿子,插花大师陈秀中也慕名来听课,他说:他研究插花,但这幅《嘉禾图》他从未见过,表明了景泰皇帝重农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思维,这和《耕织图》“劝农”思想一脉相承。看来景泰皇帝也是楼璹的大“粉丝”。
明代景泰皇帝朱瞻基绘《嘉禾图》
书归正传,为了把《耕织图》讲透彻,贾福林老师如数家珍地介绍他的资料,中华农耕文明在远祖炎帝、黄帝时期就形成的文化传统,“重农桑以足衣食”数千年传承。中华民族很早就进入农耕社会,农业十分发达,炎帝发明农耕,嫘祖发明蚕桑。先农坛、先蚕坛,社稷坛是国家祭祀,历代国家管理者都把农耕作为第一要务。各级政府和民间重农蔚然成风,农业科技十分发达,领先世界,这就是《耕织图》的文化大背景。打春牛,皇帝亲耕,祭祀先蚕神,都是古代社会生活中场景。
古代《打春牛》年画
南宋楼璹在任于潜县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呈献给宋高宗,皇上专门召见他,深得宋高宗赞赏并获得吴皇后题词。将其《耕织图》宣示后宫,一时朝野传诵,引发了《耕织图》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作品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天子三推,皇后亲蚕,男耕女织,中国古代美丽的生活图景广泛传播。各地新绘的《耕织图》不断出现,形成了中国科技史、农业史、艺术史中一个独特的现象,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大瑰宝。《耕织图》历经近千年流传到世界各地。
《耕织图》现在发现的主要版本有:清康熙三十五年内府刊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清雍正时期陈枚绘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时期内府刊本(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清代彩绘本(Getty研究所藏)、《佩文斋耕织图》和刻本(信州大学图书馆藏)、耕织图(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文化5年(1808)和刻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狩野永纳摹写和刻本(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传元代程棨摹楼璹绘本(美国赛克勒美术馆藏)。
传元代程棨摹楼璹绘本
贾福林老师特意强调了这样一个成语:同箧袭弆。这个成语与《耕织图》元代程棨摹本有关。元程棨qǐ摹楼璹《耕织图》共二卷,元代以后《耕图》和《织图》在长期流传中分离。清代乾隆皇帝后获得此二卷,十分珍视,乾隆皇帝作御笔题序和诗。“因命同箧qiè袭弆jǔ举”,珍藏于圆明园贵织山堂中。1860年英法侵略圆明园,大肆掠夺宫廷珍宝,元代程棨摹本《耕织图》同时遭劫, 现藏美国赛克勒美术馆。
1984年,大庆市发现一卷南宋《耕织图》中的“织图”摹本,每幅画面下面均有高宗续配吴皇后亲笔楷书题注,表达了南宋朝廷对此卷的重视。这卷“蚕织图”,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是公认现存最早的《耕织图》摹本。
南宋之后,《耕织图》流传摹写不衰。主要传世版本有现藏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的南宋梁楷款《耕织图》(织图15幅),元代赵孟頫《耕织图诗》,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元代程棨摹本《耕织图》,明代传仇英本《耕织图》、明代宋宗鲁刊《耕织图》等。
接下来,贾福林老师讲解了《耕织图》的影响和艺术特色。
《耕织图》描绘细致入微又富有艺术感染力,是楼璹对农业生产的长期观察体验和高超艺术造诣的结果。在任县令时,跑遍于潜县治十二乡的周边地区,深入田头地角,出入农家,与有经验技术的农夫蚕妇研讨种田、植桑、织帛等技术、经验、得失。尤其难得的是,画面展现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图像,为研究农业技术、特别是农具留下了无法从文字中得到的珍贵资料。例如《灌溉》《一耘》图,绘出了当时使用戽斗[hù dǒu]、桔槔和龙骨车抽水灌田的情景。从《收割》图中看到的是一幅紧张的割稻场面。《织》和《攀花》等图绘出了当时已经使用的素织机和花织机,使人们形象地了解时蚕桑及纺织的发展面貌,所记载的许多耕织知识和生产工具一直沿用至今。
清雍正彩本《耕织图》
《织图-暖蚕》
颐和园耕织图景区是古代重农桑思想的园林式表现,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 清漪园时期。以河湖、稻田、蚕桑等自然景观为主,建有织房、染房、蚕房,江南水乡情趣颇为浓郁。有澄鲜堂、玉河斋、延赏斋、蚕神庙、水村居等建筑,把元代画家程棨绘《耕作图》与《蚕织图》48幅,用双钩法阴刻上石,镶嵌于玉河斋游廊之上。乾隆手书“耕织图”三字并赞诗五首,阴刻于昆仑石碑,立于玉河畔。内务府把地安门织染局迁来,将“男耕”与“女织”珠联璧合,融为一体。自此宫廷丝绸上绣的“织染局”专用标志,全部改用"耕织图”。又命圆明园的十三家蚕户迁来,四周环植大量桑树,蚕沙交错,心裁声声,使“耕织图”景观更加名不虚传。1860年,英法联军野蛮焚掠颐和园后,耕织图景区仅存“耕织图”石碑。1998年复建,占地面积25公顷,核心景区4公顷,水面8公顷,复建了主体建筑,13间游廊中依照当年陈设48块仿制耕织石碑,古代《耕织图》景观,在盛世重现。
颐和园昆仑石乾隆皇帝所书耕织图三字
颐和园附件后《耕织图》江南乡村水景
《耕织图》的现代启示与传承。自从《耕织图》诞生以来,中国发生数次《耕织图》热潮,历朝历代皇帝极为重视,著名画家模仿不断。还出现许多文化衍生品,同时传入日本、朝鲜等国,继而传入欧洲。最先是以农耕科技教材传入,先进的中国农业科技成果,大大促进了欧洲的农业发展。后来又作为艺术珍品受到欧美的青睐,不仅许多《耕织图》摹本被欧美博物馆收藏,视为至宝,而且产生许多文化衍生品,艺术品出现“中国风”,日本的浮世绘出现了专门的“蚕织锦绘”的工艺品种,欧洲石刻版画竟然出现了高加索人种皇帝的《亲耕图》等等。《耕织图》成为中外艺术创作和商业模仿的永不枯竭的源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一直延伸到今天,这在世界上不得不说是一种奇特的艺术经济现象。例如康熙五彩耕织图棒槌瓶,2022年苏富比春拍成交15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一千万元。
康熙五彩耕织图棒槌瓶
康熙五彩耕织图棒槌瓶(局部)
历史在前进,中国辉煌的农耕时代也已经远去。虽然世界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甚至“元宇宙”的时代,但是人们的生活不仅不如中国农耕时代的古人那样惬意,甚至出现生存危机。本次《耕织图》讲座,激发我们重新审视人类的过去和现在,思考人类的未来。我们发现,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给现代人以太多的警醒和启示。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2022年5月21日刊登题为《即将到来的粮食灾难》的文章,指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需要各国共同行动。
世界粮食安全与营养状况发布: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人数8.28亿。新冠以后增加1.5亿。
英国《经济学人》封面
也许是巧合,《耕织天下》讲座成功举行第二天,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青田县开幕。此次大会倡导搭建多边合作的交流平台,凝聚行动一致的国际共识,实践丰富乡村振兴的要义内涵,促进农耕文明的互鉴、传播和传承。国家领导人指出: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贾福林老师讲课风趣幽默
这一农耕主题的世界大会的内涵,与中国八百多年前南宋县令楼璹所创作绘制的《耕织图》完全吻合。这说明中国农耕文明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为世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角楼图书馆的讲座《耕织图》就是这种农耕文明雄辩的历史见证。在全世界粮食危机的情况下,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就更加具有了重大的现实价值。学习中国古人的智慧,是解决今日世界粮食危机的法宝,中国文化的伟大,再一次让全世界叹服。
贾福林老师与小“粉丝”合影
本次讲座来了许多小朋友,而且都积极发言,他们平日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懂得不少,被贾老师夸为‘小博士’。贾福林老师特别对他们讲解了作为炎黄子孙,要向老祖宗学习智慧,确立文化自信。还给他们讲了学习方法,希望他们立志做科学家,而不是追求当什么“明星”,长大要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最后,贾福林老师用诗意的语言对《耕织图》讲座主题进行了概括:
耕织根植天下——家国生存才能拥有天下,耕织图冠盖天下——中国画艺术独步天下。
耕织文明惠及天下——流传域外造福天下,耕织瑰宝永恒天下——人类遗产传承天下。
两个小时的讲座大家兴致勃勃,气氛热烈,两个小时网络观看达到六万四千多。这种讲座的效果,在公众讲座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耕织天下讲座现场
讲座后,从当天下午到第二天,贾福林老师收到了许多网上观众的电话,对讲座的新颖性、重要性和讲授效果给以高度评价。
中国梅花院士陈俊愉之子、著名园林插花大师陈秀中老师说:“周末有幸在北京角楼图书馆听贾老师讲皇家耕织图,贾老师知识渊博,图文并茂,讲起来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选题具有重要意义,引导国人重视农业耕织,特别是引起了到场的小朋友的浓厚兴趣。贾老师的讲座立足中华农桑国粹,引导小朋友打开新的视角,了解祖国古老农业大国的优秀农桑文化,热爱农桑,继承农桑事业。”
黄帝
炎帝
郑公盾先生长女郑维深夜来电,商讨《中国科学文艺史话》的推广,贾福林老师热心联系翻译外文。郑公盾先生生前曾与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是好友,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文艺史话》给予极高的评价。为此书作序的王梓坤先生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他评价《中国科技文艺史话》与李约瑟《中国古代科技史》可相媲美。因此翻译外文应可以实现,为此贾福林老师积极进行联系。对科学文史的提倡和推广,贾福林建议建立一个博物馆,还可运用文旅文创,策划兴建类似迪士尼乐园的科学文艺乐园,作为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寓教于乐的科学普及顶级场所。
蚕宝宝
最轻的文物
在来电中,还有相关部门的领导结合《耕织图》文化就“农业遗产保护与传承”“乡村振兴”、新时期科学文艺的发展、农耕时代礼乐文化的创新性重建、青少年祖先崇拜精神的文化认同教育、中国农耕文明经典成果(如茶、丝绸等)走向世界等重大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目的是通过文化创意,弘扬中华农耕文化的美德,融于现代的科学精神,把青少年培养成既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又掌握现代科技的优秀的炎黄子孙。希望公益基金会决定重启新时代“希望书库”,继续进行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质培养以及科学普及教育,为中华文化复兴做出新的杰出贡献。
宁石写于北京
2022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