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福林老师讲座照片
7月22日早晨七点半,北京大雨滂沱,鲜有人出。大雨中一位七旬老人步履矫健地赶路,飞驰的汽车把他全身都溅湿也全然不顾,九点五十分,当他从五十公里以外匆匆地赶到南三环的首都图书馆,A座报告厅已经有不少人等候他的到来。他们期盼的是一个新颖的讲座:讲述人就是文化学者、文博研究馆员、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原研究室主任、北京传统文化促进会礼乐专委会主任、著名的文化创意人、高级商务策划师、中华首届炎黄奖获得者贾福林老师。他今天是《礼乐八音的系列讲座》的首讲,讲八音溯源。远古之风,祖先智慧,文物炫目,让这些传统文化的“铁粉们”全神贯注。与此同时,许多人通过网络云端的各种渠道听课。大雨清凉中,掀起一波文化热。
贾湖骨笛
礼乐文化的历史、价值和传承是贾福林老师多年研究的课题。从传播的角度,四年前,贾福林老师在创意第一个礼乐讲座的基础上,再次创意策划了这个八音系列讲座,得到首都图书馆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马上采纳。为此,贾福林老师在这个系列讲座的策划上做了极大地努力,在授课内容上和授课方式上大胆创新,八音的每一音聘请一位乐器演奏的大师,边演讲,边演奏,观众互动参与,令人耳目一新。
汉画像礼乐图
从内容上,贾福林老师一方面强调摆脱西方中心论和虚无主义对中国音乐文化艺术的偏见,另一方面以传说、文献、考古的翔实证据,引导人们确立理论的高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牢固的树立文化自信。再然后他提纲挈领地讲述礼乐文化的传承价值,并分析了“礼”“乐”“音”“器”四个汉字,交给大家正确理解“八音”的钥匙。
小篆乐器
八音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以制作的材料来划分。在古代,能利用的材料有限,古人运用聪明智慧,将金、石、丝、竹、土、匏、革、木这些最最普通的材料,由古代的圣贤创造为乐器。使天籁、地籁和人籁,大自然和万物之灵的巧妙融合,创造了音乐,创造了乐器,创造了乐律,创造了凝固瞬间、超越时空的乐谱,
唐代古琴九霄环佩
五音齐备,八音克谐。独创的文化艺术典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为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
贾福林老师让文物说话,用充分的例证说明中国古代音乐乐器的悠久历史和繁荣发达,瑰宝如云。摆脱百年来西方中心论所造成的文化虚无的奇谈怪论,加强自信,重识八音,守正创新。
全神贯注的观众
A座报告厅现场,人们屏住呼吸,睁大眼睛,按动快门,视屏录像。紧张而有序。
汉画像舜帝百兽率舞
本次讲座,贾福林老师的超越创意是:第一讲八音溯源与传承,二至九讲分别讲一种材料的乐器,八音各请一位资深的演奏大师,带着乐器来,在隔音的A座报告厅,一边讲述理论,一边演奏乐器,亦可以歌唱。观众们参与互动,可走近观看乐器,也可露一手进行表演,让单纯的讲座变得艺术感满满,轻松快乐,充满趣味,寓教于乐的群体活动,这体现了礼乐文化的人本精神。贾福林老师不是演奏家,但他通过精心挑选的四十多幅珍贵的画面,直观地讲解,把原本枯燥的学术知识变得生动幽默,易于学习理解。
曾侯乙编钟铭文
一抔泥土,一块响石,一缕蚕丝,一支竹竿,一块兽皮,一个葫芦,一根木头,一坩金水。经巧思,巧手,让八音畅响了生命之歌,赢得了时空的超越。5000年传承不息,是人类生活美好状态的精髓。典雅千年,文化巅峰,艺术瑰宝,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惠及中华大众,惠及人类福祉。
商代虎纹大磬
器乐、歌唱、舞蹈三位一体,与中华最神圣的秩序精神结合,形成了华夏文化的核心——礼乐文化。伴随着圣音、德音、律音、雅乐、威仪,推动着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创造着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最古老的匏笙
贾福林老师的讲述像溪流一样流动着:远古骨哨、贾湖骨笛、三星堆石磬、曾侯乙编钟、九霄环佩、斑驳的陶埙,最早的匏笙、久远的土鼓、雅乐的柷敔。从远古的传说,列举出一位位发明乐器的圣贤,考古的发现,雄辩的证明。八音溯源,从古说道今。器从何来,天道与人伦,礼乐与社会,自然与艺术。还有中华先祖舜帝乐舞止干戈的故事,周公制礼乐贯穿古今中外的历史意义,明代科学家、音乐家朱载堉用巨大算盘计算十二平局律为现代钢琴奠定了基础的功绩。声声句句,令人心灵净化,令人豪情震撼!
朱载堉
这种场面,令人感动,令人兴奋!中华文化,有众多的“粉丝”,与无数的传人。在新时代,历史的需要,礼乐重建,文化复兴,势不可挡!
贾福林老师的讲述,从具象的器物到抽象的哲理,从娱神的创造到礼乐的和谐,从音律的变化到艺术的魅力。深入浅出,学问升华,中华之美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融入到每个人的心灵。
曾侯乙编钟
八音,虽然起于微末,出于平凡,但精彩的演绎,成为伟大的永恒。
这就是贾福林老师礼乐八音系列讲座首讲,告诉你的知识与真理。开讲有益,大至经国济世,小来裨益人生。听者在兴奋的铿锵中大呼:过瘾!泱泱中华,文化千古,屹立东方,传承不息。
讲到最后,贾福林老师提升到理论和政治的高度,紧紧地扣住了时代主题:二十大“两个结合”的重音,敲响了文化复兴进军的战鼓,让中华祖先对子孙美好未来的殷切期望,加快变为现实。这就是北京夏日普通一天,如喜雨而润物润人。首都图书馆,五千年文化的盛宴,八音奏出文化复兴的交响。
最后的互动环节,贾福林老师认真地解答了埙和陶笛的关系问题,解答了南音、智化寺等民间音乐的传承问题,也特别强调了雅乐的传承和申遗的问题。他特别提出了要把失落,或者过去抛弃的礼乐瑰宝找回来,抓紧挽救和传承,找回中华礼乐文化的根与魂。
中国社科院周永琴研究员现场评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永琴老师,前天刚刚从国外回来,正倒时差,但听到今天的讲座,就不顾大雨滂沱赶到现场。在认真听完贾福林老师的讲座以后发言,她第一句话就说:只为贾福林老师古稀之年在大雨中赶路五十公里来首图讲课的这种传承礼乐文化的精神,就一定要来。她高度赞扬了贾福林老师为创新性重建礼乐而进行的辛勤努力,高度肯定了贾福林老师讲座的内容对中华文化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肯定了讲述的效果很好,入心入耳。同时也提出了讲述的方法不要过于学术化,要通俗的科普化,让观众更加易于理解,让现场更加轻松快乐的问题好建议,最后她还对贾福林老师以及北京中华文化促进会礼乐专委会的工作予以高度肯定,寄希望于他们,扎实工作,深入群众,把礼乐文化的普及重建工作做的更好。
观众网络留言
讲座刚刚结束,网络传来好消息,八音溯源讲座,受到欢迎。云课堂、微信视频号、哗哩哗哩、微博、快手、抖音等观看量总计8500人。发出了许多诸如“谢谢老师”“老师讲的真好”“感谢老师传承文化”等许多留言。
观众评价
最后,现场观众们热烈的鼓掌,感谢贾福林老师这特别的创意、特别的演讲,提纲挈领,高屋建瓴,把中华民族极为重要的核心文化传承问题,讲的如此生动、透彻和明白。为后面的九讲开了一个好头。感谢首都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期待着后面的每一讲的重聚。(北京传统文化促进会礼乐专委会供稿)
2023年7月22日
(说明:部分照片来自网络,深表谢意)